張江國創中心前身是傳統液晶顯示器工廠,項目是上??苿撝行暮诵囊兀?/span>以工業4.0為內核,產學研加速器和空服政務外包為主要功能的創新綜合體,致力于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重要策源地,為中國科技發展提供強大引擎。
一、項目概述
張江國創中心以12.8萬平方米的改造體量,刷新了國內工業遺存轉型的規模紀錄。這座脫胎于巨型液晶面板廠房的創新載體,通過空間重構實現了從"制造車間"到"垂直創新社區"的華麗蛻變。
項目以立體復合開發理念構建九大功能模塊,在保留工業桁架穹頂的場所記憶基礎上,植入企業總部基地、硬科技實驗室、創客孵化器、共享辦公區等核心產業單元,并通過空中連廊系統串聯起人才公寓、商業MALL、云服務中心等生活服務配套,形成工作生活無縫銜接的24小時活力圈。
這種融合產業生態與城市肌理的有機更新模式,不僅使閑置十年的工業遺存重獲新生,更開創了"空間再造-產業重組-社區重構"三位一體的城市更新范式,為特大城市存量空間轉型提供了教科書級的實踐樣本。
二、項目參數
1.類型:商業綜合體(甲級)
2.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丹桂路899號
3.電梯:客梯2部
4.日租金均價:3.7-4.5 元/㎡·天
5.物業管理費:18.8元/㎡·月
6.停車位:地下350個
7.綠化率:30%;得房率:72%
8.總建筑面積:94000平方米
9.層高/凈高:6.5米/4.5米
10.出租面積包含:110平米、184平米、249平米、334平米、490平米、582平米、633平米、759平米、979平米、1093平米、1836平米、3896平米。
三、園區定位與特色
張江北區城市更新的標桿之作——張江國創中心,以極具戰略價值的西北向城市界面,構筑起產城融合的超級樞紐。這座由張江集團與上海萬科聯袂打造的創新極核,創造性提出"智趣共生"的場所營造理念,在浦東腹地矗立起科創產業與城市活力交織的地標性建筑。
項目依托政企合作新范式,將萬科30余年城市配套服務經驗與張江國家級科學城產業勢能深度融合,通過7.2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創新綜合體,構建起涵蓋全球路演中心、跨境加速器矩陣、智慧展廳集群的立體化服務平臺,形成"產業孵化-成果轉化-商業應用"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
作為國家"雙創"戰略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疊加載體,項目充分發揮張江科學城"創新要素磁場"效應,獨創性構建"硬核科技+數字文創+智能應用"的產業金三角。
其核心產業生態圈以智能制造為基底,重點布局工業互聯網、服務機器人、數字孿生等前沿賽道,同步培育人工智能算法研發、沉浸式娛樂科技、數字內容制作三大創新集群。
配套體系采用"2.5產業+"的復合模式,集成智慧供應鏈、新零售實驗場、跨境云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態,形成以數字技術為軸心、三大核心產業為支柱、N個應用場景為支撐的產業矩陣。
這種"垂直整合+水平延展"的產業組織模式,成功破解了傳統園區產業離散化難題,使創新要素流動效率提升40%,企業協作成本降低25%,真正實現了從物理空間集聚到創新生態重構的質變躍升。
四、位置與交通
項目地處上海張江高科園區核心區,位于龍東大道、申江路道路交叉口東南角,靠近丹桂路、張東路,緊鄰張江集電港、張江管委會,10分鐘車程抵達陸家嘴,地鐵二號線廣蘭路站步行15分鐘。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配套成熟,是自貿區外擴的重要支撐,國際創新中心的關鍵路徑、城市更新項目,通過景觀提升打造成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文化創意,集商、辦、政、住綜合體。
友情鏈接: 浦江寫字樓 北蔡寫字樓 周浦寫字樓 御橋寫字樓 前灘寫字樓 g60科創云廊 東方萬國企業中心 創研智造 星月總部灣 百佳通 金創大廈 張江高科佑越國際 川沙企業中心 張江大廈 長泰廣場 衡谷1976 浦東軟件園 品域生佳 張江高科創芯天地 張江高科集賢天地 普洛斯盛銀大廈 展想中心 亞芯科技園 張江光大園 張潤大廈 創世谷外高橋 上??萍纪顿Y大廈 東方智媒城 張江微電子港 張江國創中心 張江集電港 唐鎮陽光城MODO 上海漕河涇康橋商務綠洲 張江在線新經濟生態園 上海國際財富中心 唐鎮廠房 上海廠房 上海寫字樓 金橋廠房 康橋廠房 張江廠房 康橋寫字樓 金橋寫字樓 川沙廠房 川沙寫字樓 張江藥谷 張江聯合辦公 張江寫字樓 唐鎮寫字樓 百度